一、貫徹執行經濟法律法規、黨或國家關于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或決策部署,促進企業經營發展方面
1.國有企業未嚴格貫徹執行公司法、國有資產法等經濟法律法規
2.國有企業研究制定的政策措施,不符合上級有關經濟法律法規的規定
3.國有企業未嚴格貫徹落實國家財稅、金融、土地管理、食品安全、市場供應與物價、支農惠農等宏觀調控政策
4.國有企業片面強調企業或局部利益,拖延、推諉、變通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
5.國有企業未嚴格貫徹執行轉變發展方式、產業發展、調整振興、兼并重組、“走出去”戰略等政策
6.國有企業配合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的配套制度措施或項目安排,不符合調整經濟結構或轉變發展方式的政策要求
7.國有企業執行結構調整或產業布局政策未兼顧長短期發展的需要與可能及自身經濟效益與經濟社會整體效益
8.國有企業未做到統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9.國有企業新增重大投資項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10.國有企業存在未按規定淘汰落后產能、盲目擴張新產能以及重復建設問題
11.國有企業國家重點產業振興或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及資金使用違規
12.國有企業節能環保工作未開展
13.國有企業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緩慢
14.國有企業資源、能源開發利用效率低
15.國有企業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發、引進、吸收創新及應用效果差
16.國有企業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籌集、使用或管理違規
17.國有企業未按規定淘汰落后產能、產品
18.國有企業單位能耗或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未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19.國有企業節能減排項目未發揮預期效益
20.國有企業自主創新戰略或市場開拓戰略未有效實施
21.國有企業技術研發落后、資金投入及其管理違規
22.國有企業及其所在行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存在安全隱患
23.國有企業在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產業中不具備自主創新能力
24.國有企業未掌握或控制關鍵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牌、關鍵設備或人才
25.國有企業的盈利結構不合理
26.國有企業主業不突出
27.國有企業主業利潤占企業利潤比重低
28.國有企業非主業或房地產、資本運作等高風險業務利潤占企業利潤比重過高
29.國有企業利潤主要來自周期性強、市場波動大或者過剩、落后產能的業務貢獻
30.國有企業盈利難以持續穩定增長
31.國有企業盲目擴大一般經營性領域生產規模、資產閑置浪費
32.國有企業存在經濟擔保、待決訴訟、應收票據貼現等經濟糾紛
33.國有企業核心技術引進不成功、國家重要能源資產被境外企業收購、國內市場被境外企業占領
34.國有企業所處行業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產業規模較小
35.國有企業涉及的海洋石油、軍品生產、軍備保障、重要礦產資源、電子信息,以及境外投資或境外國有資產等方面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36.國有企業制定的戰略規劃、指導思想、總體發展思路或有關政策措施等,與本企業實際不相符合
37.國有企業制定的戰略規劃、指導思想、總體發展思路或有關政策措施等,超越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承載能力
38.國有企業制定的戰略規劃、指導思想、總體發展思路或有關政策措施等,未執行或預期目標未實現
39.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高
40.國有企業主營業務利潤低
41.國有企業國有資產存在安全隱患
42.國有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低
43.國有企業盈利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低
44.國有企業經營風險高
45.國有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產品安全、維持市場穩定、社會公益慈善等社會責任未履行
46.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目標責任未完成
47.國有企業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未完成
48.國有企業經營目標責任未完成
49.國有企業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未完成
50.國有企業以前年度審計發現問題未整改
二、重大經濟決策方面
51.國有企業未制定或未及時修訂重大經濟決策管理制度
52.國有企業重大經濟決策管理制度中未明確需要民主研究、集體決策的重大經濟事項的種類、范圍或標準
53.國有企業重大經濟決策管理制度中未明確決策程序、決策權限、相應的監督檢查或責任追究等保障制度
54.國有企業重大經濟決策管理制度存在決策管理制度缺失
55.國有企業重大經濟決策管理制度未有效執行
56.國有企業重大生產經營決策失誤或未執行決策程序
57.國有企業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失誤或未執行決策程序
58.國有企業重大股權投資決策失誤或未執行決策程序
59.國有企業重大經濟擔保決策失誤或未執行決策程序
60.國有企業重大資產處置決策失誤或未執行決策程序
61.國有企業重大采購事項決策失誤或未執行決策程序
62.國有企業重大資本運作決策失誤或未執行決策程序
63.國有企業大額度資金使用決策失誤或未執行決策程序
64.國有企業重大經濟決策的內容不符合有關經濟法律法規、黨或國家關于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或決策部署
65.國有企業違規決策、越權審批
66.國有企業重大經濟決策事項的決策程序或過程,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或決策管理制度的規定
67.國有企業未嚴格做到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68.國有企業決策事項未進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
69.國有企業未堅持重大決策事項專家咨詢、會議討論、集體決策制度
70.國有企業重大決策事項公眾參與程度不高、缺乏專家論證、風險評估
71.國有企業未經可行性研究即臨時動議作出決策、個人專斷、人為操作決策事項
72.國有企業超越權限、違反程序、盲目決策或擅自決策
73.國有企業決策過程或決策結果無完整的會議記錄或會議紀要
74.國有企業重大經濟決策事項的執行不及時
75.國有企業未經重新決策自行調整決策實施內容
76.國有企業決策執行過程中有關監督或保障措施無效
77.國有企業決策事項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環境效益等預期目標未實現
78.國有企業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決策項目效益低下
79.國有企業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造成國有資產(資金、資源)嚴重流失或者損失浪費
80.國有企業決策不當或者決策失誤嚴重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
81.國有企業未嚴格按照有關決策管理制度的規定,實行問責或責任追究
三、財務收支方面
82.國有企業合并財務報表范圍不完整
83.國有企業會計政策運用與調整不恰當
84.國有企業表外信息披露不真實
85.國有企業表外信息披露不合法
86.國有企業的財務報表未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
87.國有企業將不應納入合并范圍的參股企業納入合并報表,人為增加企業資產規模或盈利水平
88.國有企業未將債務規模較大的子公司納入合并范圍,人為減少企業負債規模
89.國有企業未如實披露會計政策調整事項
90.國有企業違規確認資產減值、停產或待報廢資產損失或計提折舊折耗
91.國有企業少抵銷內部交易事項,多計資產、負債或所有者權益
92.國有企業未按照法律法規或會計準則的要求,規范財務收支行為并進行會計核算
93.國有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等確認不準確
94.國有企業資產規模或結構狀況不合理
95.國有企業資產不真實、不完整
96.國有企業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不合規
97.國有企業不良資產的數額大
98.國有企業對外擔保、待決訴訟等事項導致潛在損失
99.國有企業債務規模大
100.國有企業債務結構不合理
101.國有企業償債能力不強
102.國有企業債務風險預警、控制機制未建立或未執行
103.企業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總額低
104.企業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未按規定及時、足額上繳財政
四、內部管理方面
105.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支出審批權限或報銷審核、不相容職務分離等方面無控制制度
106.國有企業資產的購置、驗收、分配、使用、維修、處置、盤點、財務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107.國有企業物資采購計劃、論證、預算、授權與審批、招標、合同、驗收、付款等內部管理與控制制度不健全
108.國有企業業務管理環節無明確的管理辦法或者制度不健全
109.國有企業資產安全、經營風險等管理制度或預警機制不健全
110.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制度或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
111.國有企業貨幣資金管理、財務報銷流程各個環節存在未按相關制度執行、未履行相關審批手續問題
112.國有企業設備、原材料、廠房等大宗資產管理存在未按相關制度執行問題
113.國有企業物資采購業務流程未按規定履行有關采購程序
114.國有企業業務經營各環節存在未按相關制度執行問題
115.國有企業資產安全、經營風險等管理制度或預警機制未得到有效執行
116.國有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不規范
117.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
118.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未開展或無效果
119.國有企業未履行對下屬企業進行管理或監督職責
120.國有企業因管理層級過多、管理鏈條過長導致對下屬企業管理失控
121.國有企業信息系統存在安全漏洞
122.國有企業信息系統不能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率或效果
123.國有企業信息系統的業務數據、財務數據與實際不一致
124.國有企業信息系統存在硬件設備、軟件閑置浪費問題
125.國有企業黨組織未建立健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工作督查機制
126.國有企業黨組織未將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工作情況作為履行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的重要內容
127.國有企業黨組織未對下級黨組織及其主要負責同志進行考核評價
128.國有企業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擅自決定應當由黨中央決定的重大事項,損害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129.國有企業履行領導責任不到位,對重大事項請示報告不重視不部署,工作開展不力
130.國有企業違反組織原則,該請示不請示,該報告不報告